安全光栅主要应用于锻压机械设备上,主要起到保护人身的安全;用于工业机械手,注塑机,包装设备,切纸机械,压滤机,自动化设备,焊装流水等;可用于检测与防盗。
安全光栅的安装与调试:
1.安全光栅的安装形式一般有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。
固定式安装:就是将传感器和反射器(或发、受光器)直接固定在机床床身上,它通常适用于模具比较固定,保护光幕不需经常调整的框架结构的闭式压力机。
可调式安装:是将传感器和反射器(或发、受光器)通过支架连接于机床上。此种安装形式,光幕可根据模口和安全距离的要求上下、左右灵活调整,一般适用于换模具比较频繁且模具大小不一的开式、闭式和四柱式压力机。
2.光幕高度位置的确定及安全距离的计算。
光幕高度位置是指安全光栅的光幕相对于机床上下模口的位置。在保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,安全光栅的zui下一束光不得高于模口下边缘,zui上一束光不得低于模口上边缘。
安全光栅的保护高度是指光幕的zui上一束光轴与zui下一束光轴之间的距离,即光幕的有效高度。保护高度等于机床滑块行程加上调节量。保护高度的大小关系到安全光栅光束的多少,如果安全光栅光束数选择过少,光幕高度将不能完全覆盖危险区域,仍存在造成事故的可能;如果过大则造成资金的浪费和使用上的不便。所以说根据保护高度选择安全光栅的规格(光束数)也是很重要的。
安全光栅的安全距离是指光幕至工作危险区--模具刃口之间的zui短距离,即从手遮挡光幕的位置开始到达危险边界之前,能够使滑块停止所需要的距离。安全距离是确保安全光栅实现保护功能的必要条件之一,必须正确计算安全距离!其计算方法应根据压力机制动方式而定。
对于滑块能在行程的任意位置制动停止的压力机,安全距离依公式(1)计算:
Ds=1.6(T1十T2) (1)
式中:Ds——安全距离,单位米(m);
1.6——人手的伸展速度,单位米/秒(m/s);
T1——安全光栅的响应时间,0.02秒(s);
T2——压力机的制动时间,即从制动开始到滑块停止的时间,单位秒(s),从实际制动情况测定。
滑块不能在行程的任意位置制动停止的压力机,安全距离依公式(2)计算:
Ds=1.6Ts (2)
式中:Ds——安全距离,单位米(m);
1.6——人手伸展速度,单位米/秒(m/s);
Ts——从人手离开光幕(即允许起动滑块)至压力机滑块到达下死点的时间,即滑块的下行程时间,单位秒(s),可依公式(3)计算或实际测定。距冲压机械制造使用日期不满一年的,采用标牌上所记载的急停时间,超过一年,则需要测定出急停时间,与标牌上记载的数值相比较,然后选用其中较大的数值。
Ts =(1/2+1/N)Tn (3)
式中:N——离合器的接合槽数;
Tn——曲轴回转一周的时间,单位秒(s)。